中新网晋中12月1日电(记者 左宇坤)山河形胜之地,文旅芬芳之城。在三晋大地,有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古老而活跃的地方,这就是晋中。
深宅大院,晋商故里演绎家国大戏;天造奇观,太岳主峰辉映人文自然;巍巍古城,千年民居院落正值青春;万邦来客,全域旅游格局“晋”揽四方。行走晋中,你会与古今一代代人闯荡奔突的故事撞个满怀,更会感受到三晋腹地从历史长河中走来,仍然积极迎变、主动求新的追求与探索。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国新闻网、山西省委网信办主办的“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山西)采访团走进山西晋中,感受这片土地上令人神往的古,和魂牵梦萦的今。
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12/01/a9a691b566974666ae3aa0fdaafb6e61.jpg" alt="“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山西)采访团走进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古城,感受古城魅力。 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
“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山西)采访团走进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古城,感受古城魅力。 武俊杰 摄
敬畏历史,千年古城历久弥新
山西晋中平遥古城,是一座“活”了2800多年的古城,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在这里,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串联起4千处民居院落,也串起了古城2万居民的生活。古城里的居民常常骄傲地说:“有的古城已经人去城空,而我们的平遥古城还是一座活着的城。”
古城入冬后已过了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旺季,但穿过平遥古城迎薰门,来到省级步行示范街——平遥古城南大街上,目之所及仍然可称得上人头攒动。其间随处可见的,便是身穿晋商服饰的“晋商少奶奶”“晋商大小姐”们,穿梭于明清古建之间留下美丽影像,是平遥古城今年开始火遍全网的新风景。
“晋商女人身上有非常多的优点,我们希望能够发扬她们心灵手巧、持家勤恳、敢于创新等精神和特性。目前,平遥古城内有200余家供游客换装拍照的旅拍店。”平遥文化和旅游局信息中心主任陈红瑾说,越来越多的旅拍店带动了旅拍的氛围,政府也通过“寻找晋商少奶奶”等活动整合平台上的流量,助力活动再次出圈。
“出镖嘞!”跟随着“晋商女人”们的目光向南望去,仿佛还能看到当年平遥南大街上,晋商队伍吆喝着出发的背影。如今的街道保留着完整的传统格局和独特的历史风貌,两侧高屋连脊,密排着78座古店铺,存有大量百年以上、独具明清风格的“前店后寝”式传统老字号和古民居建筑。这里是平遥古城在明清时期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也是平遥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精华之一。2009年6月,入选了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平遥古城曾经的繁华,日昇昌票号可以见证。这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也是中国现代银行的雏形。日昇昌票号创立之后,全国各地票号兴起,分号覆盖海外多个国家。以祁县、太谷、平遥为中心的晋商票号,称雄国内数百年,也被称为当时中国的金融中心,使得晋商文化源远流长。
今年是日昇昌票号成立200周年,平遥县委书记魏江峰此前表示,“纪念日昇昌200周年,就是要回望票号历史,赓续晋商精神,以商德涵养公德,以金融助推经济,以文化促进文明。”
推开一扇扇斑驳的门,油茶、栲栳栳、平遥牛肉热气腾腾,錾刻银器的艺人在叮叮当当地赶制货品,晒着太阳的居民和身着晋商服饰的旅人悠闲地聊着天……这种温暖的烟火气,是古城对历史最大的敬重与诗意。
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12/01/d96a97bba7f24d4c831a6cacc2b09e6f.jpg" alt="夜幕下的山西平遥古城。 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
夜幕下的山西平遥古城。 张云 摄
敬畏文化,光与彩传承间对话
在晋中,有一句俗语家喻户晓:“平遥古城三件宝,漆器、牛肉、长山药。”而在这三宝之中,漆器又位列首位,足见平遥推光漆器在晋中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漆器的血脉融在整个平遥。
作为中国四大名漆器之一,平遥推光漆器以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绘技艺著称,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2006年,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平遥的一张“金名片”。近年来,平遥推光漆器产业快速发展,产品更是进入国际市场,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素手为具,细细推光,笔尖纤细,勾勒线条。平遥唐都推光漆艺博物馆办公室主任雷树娟介绍,平遥推光漆器以手掌推出光泽而得名,其外观古朴雅致、构造精细、漆面光洁,绘饰金碧辉煌,手感细腻滑润,环保无毒经久耐用,为漆器中之精品。
更值得一提的是,平遥推光漆器的漆是从漆树中分泌出来的天然大漆,“滴漆入土,千年不腐”说的就是大漆,目前保存完好的出土漆器文物,几乎全部采用了大漆工艺。
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12/01/a9bca6784f4e406c90d95f6338f99b61.jpg" alt="“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山西)采访团走进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古城,在唐都漆器博物馆参观欣赏推光漆器作品。 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
“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山西)采访团走进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古城,在唐都漆器博物馆参观欣赏推光漆器作品。 武俊杰 摄
推光漆器对于平遥人来说,是落入尘俗又是高于生活,既是历史又是现在。在平遥唐都推光漆艺博物馆里,从泰斗级的大师到初出茅庐的学徒,无不认真细致、精益求精,描金彩绘、刀刻雕垫,践行着“一件器物万人工”的传承。
如今的平遥推光漆器,既丰富了平遥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是晋中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文化要素。据了解,晋中市已立法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保护条例》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立足国漆国艺、打造国礼国货,我们正发挥山西省工美产业联盟唐都总部作用,强强联手,校企合作,着力于特色化、品牌化、差异化、集群化,举龙头,搭平台,助推平遥推光漆器专业镇高质量发展。让平遥推光漆器进入生活、走向世界、走向未来。”雷树娟说。
敬畏生态,山川之美重在和谐
冬日,位于晋中市灵石县的石膏山空气凛冽,但鬼斧神工的悬崖、千奇百态的山石、傲然顽强的崖柏、引人入胜的溶洞,仍然令前来观光的游客叹为观止。
在晋中,除了可体味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亦可饱览秀丽山川的自然景色。石膏山便是太岳山主峰之一,海拔2532米,与介休绵山、沁源灵空山鼎足而立,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到了夏天,这里更是一处绝佳的清凉避暑胜地。
中新网记者 武俊杰 摄"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12/01/2f621fd18f464b40884ee3920f7bf55d.jpeg" alt="冬日石膏山美景。中新网记者 武俊杰 摄" />
冬日石膏山美景。 武俊杰 摄
山西石膏山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郝峻忠介绍,石膏山采伐历史从1967年开始,1998年采伐停止并开始实施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此后多年,石膏山的天然林管护工作完全转移到以旅游开发为前景的护林防火和防治病虫害方面,目前森林覆盖面97%。
钟灵毓秀的石膏山风景区所在的灵石县,是山西省煤炭大县。近年来,灵石县致力于打造晋商文化展示与传承、旅游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县域旅游标杆品牌,成为晋中市擦亮文旅“金字招牌”的排头兵。
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农工并举、商儒结合、乐武相济的多元复合的文化生态特征,一张张亮丽的文化旅游名片,构筑起晋中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大格局。晋中文旅业成为全省除煤炭之外第一个不断超越“千亿”的非煤产业。
行走在不断转型与进步之中的晋中,千年古城引领风骚,非遗宝器华丽转身,山清水秀道尽诗意。山、水、城、器之间,不断碰撞续写着晋中的新故事。(完)
中新网南昌12月1日电 (记者 吴鹏泉)12月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江西省人民政府在南昌举行发布会,介绍江西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江西中药材种植面积近五年增长了1.78倍,目前已经达到了334万亩。
12月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江西省人民政府在南昌举行发布会,介绍江西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情况。吴鹏泉 摄
江西中医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杏林文化、庐陵中医、盱江医学流派和樟帮、建昌帮传承上千年;中药材资源丰富,有枳壳、车前子、栀子等多个品种道地药材。
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海涛在会上介绍,围绕“赣十味”“赣食十味”等道地中药材,江西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种植,重点是依托赣中道地药材、赣东特色药材和环鄱阳湖的药食同源药材三大药材产区,高标准建设赣产道地药材生产基地。
“目前,我们已经建成54个‘定制药园’,35个中药材品种建立了追溯体系,基本打通了从药园到药厂的供应链。”王海涛说。
江西还制定中药材良种繁育、种植(养殖)、采收、产地加工、储运等覆盖中医药全生产过程的技术标准,制定(修订)江西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药配方颗粒省级标准等,全面推进中医药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中药饮片追溯平台建设,确保生产过程有标准、能溯源。
据统计,江西开展了91项中医药标准化研究,建立了8项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和8项地方标准。
在保障中药材质量、加强中药质量监管方面,江西省卫健委党组成员,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晓辉说,江西各级药品监管部门上下联动、横向协作,突出检查重点、强化隐患排查,形成一张覆盖中药生产全过程的监管网络。通过监检联动、交叉检查、重点企业“回头看”等方式,提高检查质量和效率;采取群众点单、监管部门抽样、检验机构检验的形式,抽检中药饮片。对查出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持续跟踪整改提升情况,并视情节轻重,进行查处。(完)